8月5日上午10时10分,随着最后一车土石料的填入,已在洪水中浸泡23天的安徽安庆怀宁县区大圩石镜段决口顺利合龙。
6月2日安徽入梅以来,降雨远超往年同期水平,长江、淮河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沿江淮部分河湖超保证水位,个别水位超历史极值。面对异常严峻的汛期形势,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合肥分公司作为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自6月底开始,已转战安徽省4个县市,圆满完成淮南高新区应急排涝、安庆安广大堤管涌处置、巢湖西坝口堤防加高、巢湖伍贾圩缺口封堵、巢湖双桥河圩堤和庐江同大圩圩堤加固等6次急难险重任务。
7月31日上午,接安徽省防指怀宁县区大圩决口封堵任务部署后,已连续在外奋战10多天的安庆救援基地抢险队员毫不犹豫再次投入抢险战斗。区大圩圩口面积3200亩,圩堤总长5.6公里,保护圩内30多家企业和千亩良田,地理位置和经济效益非常重要。该处决口位于圩堤石镜乡段,因沿河持续高水位运行,7月12日溃决。
中国安能一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卢明安携技术专家组于7月31日下午抵达勘察,上游无法到达、下游堤窄路软、土石料运距过远、高温湿热天气等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面对总长38米的决口,专家组连夜制定了“单向进占、人装结合、单戗立堵、防渗闭气”的技术战法,快速对决口实施封堵。8月1日,修建中转料场、拓宽加固圩顶、块石封堵决口、抛填粘土防渗各环节各步骤紧张有序、有条不紊一步步展开,一场畅通土石运送通道、快速封堵决口的战斗正式打响!
梅雨消退、高温降临,抢险现场每天最高气温达38度,圩顶地表温度超过43度!抢险队员克服高温湿热影响,人歇机不停,昼夜不间断连续奋战。道路加固最前端的安全指挥员刘金亮,头戴安全帽、身穿救生衣、手拿指挥旗,指挥着每一车土石料精准倾倒在指定位置,刚刚在庐江同大圩连续奋战7昼夜,脸上被太阳灼伤的印记一片又一片,又顶着敖红的双眼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从军队转企以来,这种为人民的使命感依然在他心中,他告诉笔者,“能尽快完成任务就是他最大的希望”。
面对圩顶道路抢筑进度较慢的实际,工程局应急救援事业管理部部长刘世祥第一时间调整推进方案,极大加快了工作进度。夜班指挥员张杰,为确保道路抢通速度不降和夜间作业人员装备安全,从堤头到堤尾,循环往复,一步步丈量着作业成果。经过三天两夜的紧张作业,530多米长、4米宽、0.4米厚的堤顶道路终于打通,5座会车平台和1座裹头平台也顺利完工。期间,几乎所有员工的脸颊、脖子、胳膊都晒脱了皮,5人有中暑症状,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这源于大家对往日军人身份和军人作风的无比珍视,也来自他们为老百姓解难、为地方政府分忧的为民情怀。
深夜的堤头,一面党旗高高飘扬。38名党员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战斗在第一线,一刻不停地与时间赛跑,誓要赶在台风“黑格比”影响到来前完成决口封堵。8月4日凌晨1时20分,第一车大块石轰隆隆倒入决口,快速进占拉开序幕,运输车辆沿拓宽加固后的圩堤排成长龙,随着各平台安全员的指挥手势,源源不断将石料输送倒入决口。合肥分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友作为前线指挥长,彻夜未眠,每个小时统计分析决口填筑方量、进占进度,统筹协调现场各环节各岗位,及时调整工作强度,保证了进占速度。党员发展对象郑思波是6名夜班安全员之一,负责指挥运输车辆安全会车、顺利装卸载,对讲机里整晚都是他们相互沟通的声音,从清亮到逐渐沙哑,口令依然准确。
这次抢险,合肥分公司坚持体系作战,全要素展开,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得到地方政府的好评,安庆市副市长刘克胜、怀宁县委书记郭家满、怀宁县县长余学峰等领导同志和附近企业负责人先后到现场看望慰问,称赞他们战高温、顶酷暑、打硬仗,不愧为军转央企。
8月5日上午10时10分,挖掘机操作手余东林熟练的拉下操作杆,将最后一斗土石料填入决口,区大圩顺利合龙。抢险队长李法乾带领当班人员高举旗帜,冲上对面堤头,抢险队员欢呼雀跃,激动的心情夹杂着喜悦的泪水在这一刻释放。
据了解,决口封堵完成后,抢险队员将继续在决口处填筑粘土闭气防渗,对圩堤进一步拓宽加固,同时安装抽排水设备进行排涝作业。